<span id="t7zgz"><noframes id="t7zgz"></noframes></span>
  1. <legend id="t7zgz"></legend>
  2. <th id="t7zgz"></th>
    <li id="t7zgz"><tr id="t7zgz"></tr></li>

        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紅梅 2023-01-22 09:15:26

          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我們的幸福指數將持續提升

          新春佳節,很多人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家鄉越來越美——河流變清了,藍天增多了,空氣更加清新,公園、綠地就在身邊……城鄉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高,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們的鄉愁有了寄托,幸福感滿滿。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多謀打基礎、利長遠的善事,多干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多做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好事,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p>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祖國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環境監測數據印證著人們的切身感受。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歷史性地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我國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上升至84.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薄白鹬刈匀?、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秉h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作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部署,明確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是“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將“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列入未來5年的主要目標任務。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科學指引,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更好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更大力度解決好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我們的幸福指數將持續提升。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利英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6833
        专业搞逼的裸体黄色

        <span id="t7zgz"><noframes id="t7zgz"></noframes></span>
        1. <legend id="t7zgz"></legend>
        2. <th id="t7zgz"></th>
          <li id="t7zgz"><tr id="t7zgz"></tr></li>